首页 >> 医药资讯 >> 肺癌靶向药大盘点
肺癌靶向药大盘点
时间:2017-09-26   作者:奥希替尼 【转载】   

  一、EGFR与EGFR-TKI

  肺癌是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的癌症。其中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占肺癌的85%,而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的比率可高达50%左右。PI0NEER研究显示:中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率为50.2%。

  很遗憾的是,2/3的患者就诊时已局部进展和转移,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。晚期NSCLC的传统化疗疗效面临瓶颈。接受一线化疗的NSCLC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大约只有20%,总生存时间(OS)只有8-10个月。

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已进入靶向时代。EGFR-TKI(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)是最早进入临床应用的靶向治疗药物,已成为EGFR突变阳性患者的一线治疗的标准方案和最大研究热点。

  二、EGFR-TKI分类

  第一代EGFR-TKI

  当EGFR基因上外显子18、19、20、21中发生突变,特别是外显子19、21发生突变时,会造成肿瘤细胞无限增殖。这种现象过去称为驱动基因活化突变,现在叫做基因敏感突变。特罗凯、易瑞沙、凯美纳这些药就是专门针对这一突变进行治疗,属于第一代的EGFR-TKI靶向药——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(EGFR)酪氨酸激酶抑制剂(TKI)。

  易瑞沙在中国用得多,很大原因是因为它在中国首先上市。目前,易瑞沙在亚洲和欧洲用得多,特罗凯在美国用得多。这两种药的临床副作用也是非常相似,主要是皮疹,腹泻和无食欲,这些副作用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药物不仅抑制肺癌中突变的EGFR蛋白,也能抑制正常细胞的EGFR功能。

  第二代EGFR-TKI

  第二代EGFR-TKI靶向药有两种,一种是已经上市的阿法替尼,另一种叫达克替尼。第二代的靶向药也是作用在EGFR基因上的。研究结果发现,EGFR的G719X、L861Q和S768I这些突变位点,他们对阿法替尼反应率较好,但是其他的突变位点对应阿法替尼的反应率不是很理想。另外,阿法替尼对T790M突变和20外显子插入突变的控制效果也不是很好。在临床实际运用过程中,其疗效并没有优于第一代的靶向药,而且相对而言第二代靶向药的副作用更大。更重要的是,第一代靶向药出现耐药后,第二代EGFR-TKI靶向药也不能克服耐药,所以现在第二代的靶向药临床运用并不广泛。

  EGFR-TKI耐药机制

  第三代EGFR-TKI

  第一、二代靶向药物虽然疗效显著,但2/3的患者都会在使用药物8-1年内出现抗药性,肿瘤可能开始反弹。每个病人对靶向药产生抗药性的原因不尽相同,但50%~60%的EGFR抑制剂耐药与T790M突变有关

  临床研究证明,抗EGFR T790M突变治疗,可使肿瘤细胞“正常化”,在一二线治疗失败后或可提高疗效。因此针对EGFR T790M突变,已被认为是第三代有效的抗癌策略。近年来,抗EGFR T790M药物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。

  2017年4月,阿斯利康宣布,靶向T790M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新药Tagrisso(奥希替尼,AZD9291)的上市申请已获得CFDA批准,不日即可在中国正式上市。AZD9291(奥希替尼)是一种口服的小分子第三代EGFR-TKI,是首个针对EGFR T790M突变的肺癌药物,能靶向非小细胞肺癌的EGFR基因突变(包括18,19,21突变)和EGFR-TKI获得性耐药(T790M),它的问世给更多的肺癌患者带来了好的生存获益。

  另外,艾维替尼(AC0010)是州艾森医药研究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中国首个第三代EGFR靶向药物,主要治疗现有EGFR抑制剂治疗失败,且具有T790M耐药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。该药是国内第一个进入临床研究的新一代EGFR抑制剂。艾维替尼的早期临床试验,已显示对EGFR T790M突变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。但至于最终是否能真正为肺癌患者带来希望,还需要我们拭目以待。

 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,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,如丙肝新药印度吉三代、肝癌新药印度多吉美、PD-1、PD-L1、肺癌AZD9291等,帮助国内患者选择更新更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手段,更多药品信息及购药渠道,详询:400-001-9763,010-67385800,微信:headkonhdk     www.headkonmed.com


在线客服
- 医学顾问
  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seo se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