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时间:2017-05-04 作者:海得康 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患者对EGFR-TKI药物敏感,疗效显著,但最终都不可避免地出现TKI耐药。其中约一半的耐药是由于EGFR T790M突变引起的。奥希替尼(AZD9291)是第三代EGFR-TKI,用于EGFR T790M耐药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。临床研究(AURA,AURA2,AURA3)表明,对于一线EGFR-TKI治疗后进展的T790M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(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患者),奥希替尼的疗效显著,且不良反应可控。为了满足肺癌EGFR-TKI耐药患者的临床需求,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(CFDA)在2017年3月批准奥西替尼上市。本文与您一同回顾一下奥希替尼的临床研究AURA,AURA2和AURA3。 I期临床AURA1 I期临床研究AURA主要评估了奥希替尼在EGFR-TKI耐药晚期NSCLC患者中的安全性、药代动力学以及有效性。 在剂量爬坡阶段招募了31人,未发现剂量相关毒性。之后又招募了222名患者分成5组,分别用20~240mg/天的奥希替尼治疗,发现≥80mg/天的剂量能更好的抑制肿瘤的生长。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、皮疹、恶心、食欲减退等。 总体客观缓解率为51%。其中EGFR T790M突变阳性的患者ORR为61%,中位PFS为9.6个月;而EGFR T790M突变阴性的患者ORR仅为21%,中位PFS为2.8个月。 总体而言,奥希替尼(AZD9291)对于EGFR-TKI治疗后进展且出现EGFR T790M突变的肺癌患者是安全且高度有效的。 198名EGFR-TKI治疗后EGFR敏感突变阴性且T790M阳性的晚期NSCLC患者接受奥希替尼(AZD9291)(80mg/天)治疗后(中位治疗时间为13.2个月),客观缓解率ORR为62%,疾病控制率为90%。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12.3个月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泻(43%)和皮疹(40%)。 这一扩展II期临床研究结果表明, 对于EGFRT790M突变导致的EGFR-TKI耐药的晚期NSCLC患者,奥希替尼治疗可实现良好的ORR、PFS和持续缓解。 II期临床AURA23 II期临床研究AURA2评估了199名EGFR T790M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患者(包括无症状的稳定的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患者)服用奥希替尼(AZD9291)(80mg/天)后的客观缓解率,其中完全率为3%,部分缓解率为67%。最常见的3级和4级不良反应为肺动脉栓塞肺动脉栓塞(3%),心电图QT间期延长(2%),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(2%)以及贫血,呼吸困难,低钠血症,丙氨酸转氨酶升高,血小板减少(各1%)等。严重不良反应占25%,可能与奥希替尼相关的占5%。因不良反应致死的有7例,其中一例间质性肺病可能与奥希替尼有关。 总之,对于EGFR T790M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,奥希替尼(AZD9291)具有高度临床活性和可控的副作用,表明奥希替尼适用于EGFR-TKI治疗后进展的EGFR T790M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。 三期临床研究AURA3共招募了419名一线EGFR TKI治疗后出现了疾病进展的T790M阳性晚期NSCLC患者,他们被以2: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了如下两组:每日口服80 mg 奥希替尼(AZD9291),或者静脉注射培美曲塞加卡铂或顺铂6个周期。交叉设计允许化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转到奥希替尼组。试验的首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(PFS)。 对于一线EGFR-TKI治疗后进展的T790M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患者(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患者),奥希替尼(AZD9291)的疗效显著优于铂类+培美曲塞化疗,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0.1个月vs4.4个月(P<0.001),客观缓解率为71% vs 31%(P<0.001),而且患者的响应更持久(9.7月 vs. 4.1月)。在144个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患者中,奥希替尼治疗组患者的中位PFS明显更长(8.5月 vs. 4.2月)。对于脑转移的亚组患者,奥希替尼治疗组的应答率也明显高于化疗(57% vs 25%)。 与奥希替尼(AZD9291)治疗相关的常见(>20%)不良反应包括腹泻(41%),皮疹(34%),皮肤干燥(23%),指甲毒性(22%)等。奥希替尼出现3级或以上不良事件的比例低于铂类加培美曲塞(23% vs. 47%)。有响应的患者中,疾病进展或死亡的比例,奥希替尼组是45%,而铂类-培美曲塞组是82%。 |
|
|